回眸2021 | “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有哪些重大改革突破


今日文章

公众号文章均转载自互联网,以做学习参考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开栏的话: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一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注重解决体制性的深层次障碍,把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推动改革落地见效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统筹制度改革和制度运行,一系列改革举措加快推进,有效激发了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在经济建设上,我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莫道前路多险阻,再闯关山千万重。《中国经济导报》和《中国改革报》联合推出“回眸2021:中国发展改革的20个问与答”专栏,梳理2021年全国重大改革开放措施、成果和发展亮点,作为年终系列特别报道,以飨广大读者和网友。


2021年7月1日清晨,天安门城楼霞光如披。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
这一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把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推动改革落地见效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全面深化改革多点突破、深层次推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01

系统集成整体联动

制度优势治理效能协同提升

大局上谋势,关键处落子。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围绕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好局、起好步作出的重大关键战略部署。中央深改委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指导意见》,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绘制蓝图明确路径。
这一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6次会议,精准出台一系列改革方案,进一步完善涉及全局的制度体系。
全面深化改革同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密关联,要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十四五”开局之年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首次会议,为新阶段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定调导航。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畅通经济循环,破障开新局。
▲ 2021年1月15日,在国家税务总局福州市台江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纳税人在办理涉税业务。
(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习近平总书记把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命题。年初,《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提出51条具体举措,为5年基本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市场体系列出时间表路线图。
按照中央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部署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真正建立起“能跌能涨”的市场化电价机制。中央深改委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
年底,《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在中央深改委第二十三次会议上审议通过,明确在完善市场基础制度规则、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加快要素和资源市场建设、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提升监管治理水平等方面出台有效的政策举措,提高政策的统一性、规则的一致性、执行的协同性,以统一大市场集聚资源、推动增长、激励创新、优化分工、促进竞争。
全面深化改革从制度建设着眼,立破并举。
中央深改委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的意见》。不到3个月,11月18日,在北京三里河东路8号,国家反垄断局正式挂牌。这是中国反垄断执法体制的一次重大改革与进步。
“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将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更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给广大中小微民营企业释放更多要素资源与市场空间,促进其更高质量发展,从而优化供给结构和质量,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能。”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郭丽岩表示。
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深入实施,注册制改革稳步推进,常态化退市机制进一步完善,加快知识产权保护……一项项改革为加快市场要素自由流动奠定基础。
政策统筹、进度统筹、效果统筹,各项改革层层推进,融会贯通、系统集成,改革整体效应凸显。
全国一盘棋。在中央统筹谋划下,“放管服”改革持续一体推进,简政放权释放活力和动力,创新监管维护公平和秩序,优化服务提升便利和品质。一系列深化改革举措为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创造了优良的政策环境、法治环境和市场环境。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市场主体已超过1.5亿户,为全国7亿多人就业提供了最直接、最有力支撑,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
11月,国务院部署在北京、上海、重庆、杭州、广州、深圳6个城市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聚焦市场主体关切,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更大力度利企便民。
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互促进,改革蹄疾步稳、呼啸生风。
“首批40条授权事项中,22条已经正式落地、取得实质进展,其他18条事项正在有序推进。”10月14日,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实施一周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和广东省、深圳市交出亮眼“答卷”。以清单批量授权方式赋予深圳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充分体现了综合改革试点在全国改革开放全局中的重要影响和作用。
一年来,中央聚焦制度建设,在原有制度基础上继续添砖加瓦,同时,在现有制度框架内做精装修,不断打通制度堵点,推动各项改革落在实处。

02

锚定目标突出实效

重要领域关键环节多点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必须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既善于积势蓄势谋势,又善于识变求变应变,紧紧扭住关键,积极鼓励探索,突出改革实效,推动改革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首要任务。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关键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开展科技体制改革攻坚、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支持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先行先试改革……“十四五”开局之年,瞄准“卡脖子”难题,中央深改委打出一系列创新改革“组合拳”,推动科技创新力量布局、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协同化,从体制机制上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和应急应变能力,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
从上到下主动识变求变应变,瞄准重点堵点难点集中攻关,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纵深推进,多点突破。
“九龙治水”难免“按下葫芦浮起瓢”,破题创新的勇气对于地方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尤为关键。对此,中办、国办发布《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意见》,明确要求加快完善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着力共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政策制度体系,推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模式。
这份文件鲜明地提出,支持创新、鼓励探索。开展政策制度创新试验,允许试错、及时纠错、宽容失败,保护改革积极性,破解现行制度框架体系下深层次瓶颈制约,及时总结推广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以点带面形成示范效应,保障改革试验取得实效。
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意见则突出分类补偿与综合补偿统筹兼顾,纵向补偿与横向补偿协调推进,强化激励与硬化约束协同发力。
“绿水青山通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可以转化为金山银山。而金山银山可以通过生态补偿、生态环境修复和生态保护等组合拳,实现对绿水青山的反哺。”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研究员於方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5月,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10月,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意见发布。政府和市场两手协同发力,强化科技和制度创新,深化能源和相关领域改革破题成势。
各项改革制度衔接配套,我国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全面深化改革,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民。打通堵点、破解难点、消除痛点,一年来基本民生保障领域改革不断深化,解决了许多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11月11日,一段国家医保目录药品现场谈判的视频温暖了无数人。国家医保局谈判代表反复跟企业谈判代表砍价,可谓倾尽全力。其中最受关注的是被称为天价救命药,用于治疗罕见病脊髓性肌萎缩症的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的谈判。整场谈判耗时一个半小时,药企代表进行8次商量,终于将近70万元的价格降到3万多元,患者家属喜极而泣。

据国家医保局副局长李滔介绍,2021年共有7个罕见病药品谈判成功,价格平均降幅达65%。全年共计74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精准补齐了肿瘤、慢性病、抗感染、罕见病、妇女儿童等多种用药需求。

暑假期间,《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出台,直面解决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资本操控等教育领域存在的现实问题。

发展个人养老金,调控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让文物活起来……一项项民生议题列入中央深改委会议日程,一点点改变着每一个人的生活。

▲ 这是7月13日在浙江省湖州市织里镇拍摄的织里中国童装城(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改革发展的新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6月10日,一份重磅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浙江担负起先行先试的历史使命。

以改革的办法破除体制深化障碍,以创新的思维破解发展难题。这一年,从中央到地方,以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和干劲,汇聚改革合力,应对变局开拓新局,不断在改革中破局开路、克难前行。

03

制度先行互利共赢

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


“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心不会变。”习近平主席在第四届进博会上用“三个不会变”,宣示了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坚定决心,展现了中国以自身开放推动世界共同开放的积极姿态,为疫情阴霾下艰难前行的世界经济带来了“开放的春风”。

以改革的先手释放经济发展新动力,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新优势。“一带一路”取得实打实的突破。12月3日,中老铁路正式建成通车。这对推动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走深走实、促进区域内国家互联互通具有里程碑意义。今年前11个月,中欧班列共开行13,817列。截至2021年11月底,中欧班列历年累计开行47,414列,运送货物429.7万标箱,累计运送防疫物资1343万件。

货物贸易稳居世界首位、服务贸易升至世界第二位、对外直接投资跃至世界首位。如期举办消博会、服贸会、广交会、进博会。中国率先批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并与各方一道,推动这个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贸协定达到生效门槛,明年1月1日正式生效。正式提出加入申请《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

外商准入进一步放宽,中国推进更高水平开放。2021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缩短长度,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精准度。全国和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进一步缩减至31条、27条,压减比例分别为6.1%、10%。

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制度型开放成为鲜明特征。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商务部“量身打造”22条高含金量特别措施,以海南作为放宽市场准入试点的先手棋,支持海南大胆先行先试。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说,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就是要打造资本、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全球优质生产要素聚集区,为全国高质量发展提供典型示范;就是要以更高水平开放促进更深层次改革,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就是要探索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制度体系,为我国更深层次地适应运用并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提供重要平台。

《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提出更好发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试验田”作用。

▲ 珠海横琴一角。

(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9月5日、6日连续两天,中共中央、国务院亮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横琴方案”“前海方案”。建设横琴新区是为澳门产业多元发展创造条件;前海要推动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波澜壮岁欣回首,敢在人先又续征。加快推进制度型开放,优化区域开放布局,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国正向高水平开放迈进,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造福国内外人民,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王健生)




延伸阅读:


2021年中国经济
为何能勇毅向前

岁末回望,一个判断愈发清晰: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踏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节拍,2021年中国经济步履坚定,勇毅前行。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以强大的韧性、奋进的姿态乘风破浪,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

▲ 这是试运行的复兴号列车行驶在西藏山南市境内(6月16日摄)。6月25日,全长435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的拉林铁路建成通车,西藏首条电气化铁路建成,同时复兴号实现对31个省区市全覆盖。

(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


攻坚克难  稳健开局


宝马集团全球最大两座生产车间在沈阳华晨宝马铁西新工厂竣工验收,首个跨省级行政区划的综合保税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一期)封关运营,快递年业务量首次突破千亿件,“钢铁驼队”中欧班列历年累计开行47,414列,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额突破58亿元……近段时间以来,中国经济捷报频传。

前不久出炉的“成绩单”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中国GDP达到82.31万亿元,同比增长9.8%,高于6%以上的预期目标,也高于全球平均增速和主要经济体增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表明,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8.0%,位居主要经济体前列。

开局关系全局,起步至关重要。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遍及全国11个省、市、自治区,从乌蒙山深处到八闽大地,从雪域高原到黄河入海口,关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粮食与能源安全、重大工程、区域重大战略、深化改革开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落地、激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指明方向。

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全面做强自己,2021年中国经济稳中加固、逆势增长,“十四五”的“第一步”迈出新气象,迈出新成效。

恢复好、韧性强。前三季度,中国经济两年平均增长5.2%。前11个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207万人,超过全年预期目标;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1%、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9%,均低于全年预期目标;外汇储备余额连续7个月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中国经济加速恢复,实现了较高增长、较低通胀、较多就业的优化组合。

产业实、结构优。全年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继续超过“半壁江山”。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9个保持增长,产业链优势地位更加巩固。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7.4%,制造业正在成为经济发展最坚实的基础之一。截至2021年9月,全球90家“灯塔工厂”中国拥有最多,共31家。这些工厂代表制造业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最高水平,引领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提质升级。

活力旺、动力足。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国家反垄断局挂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全面深化改革布局落子,着力打通制约供需适配和要素流动的堵点,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截至11月初,中国市场主体总量已经突破1.5亿户。

“这是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的底气和韧性所在,也是稳住经济基本盘的重要支撑。这些促进国民经济循环最活跃的微观主体稳住了7亿多人的就业,仅个体工商户就带动了近3亿人就业。”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室主任郭丽岩说。

实力硬、贡献大。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消费市场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从去年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到今年经济增长国际领先,中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对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动力源作用更加明显。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2021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将达到18%左右,连年稳步提高。

贝恩公司董事会主席奥里特·加迪耶什认为,中国市场不仅有规模巨大的魅力,而且已成为领先的全球经验分享和创新中心,正在从“中国服务中国”的“内循环”服务模式转变为“中国服务世界”的“走出去”模式。

事实上,2021年中国经济精彩表现的背后并不寻常。上半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12.7%、继续领跑全球;下半年以来,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疫情、洪涝灾害等多重冲击,以及去年同期基数抬升因素影响,第三季度经济增速有所回落,同比增长4.9%。但看整体、看全年,短期波动难撼大势。

2021年,全球性能源供需相对失衡。9月中下旬,中国电力煤炭供应一度紧张。9月30日,存煤量为7827万吨,低于8000万吨的崩盘线。存煤之低、价格之高、消费之多均创历史,令人揪心。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仅用两个月时间,我们就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煤炭释放产能5亿吨、中长协全覆盖、库存7天清零,取得了增产超亿、存煤翻倍、价格腰斩的阶段性成果。”国家发展改革委运行局煤炭处处长刘希龙自豪地说。

咬定青山不放松,风雨无阻向前行。郭丽岩说,“世纪疫情交织百年变局,惊涛骇浪中,我们科学把握‘稳’与‘进’的关系,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加强跨周期调节,稳步提升宏观经济治理能力,释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红利,保障产业链供应链、能源、粮食安全,有力推动了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发展。”

▲ 华晨宝马沈阳铁西新工厂进行设备安装和调试(12月21日摄)。

(新华社发)


成色更足  质量更高


在经济发展保持全球领先地位的同时,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发展,产业链韧性和优势得到提升,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2021年中国经济答卷充分彰显了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

天问一号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400公里太空轨道上,第一次出现中国空间站的身影;“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正式投产……

这一年,科技创新更有力度。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重大科研任务“揭榜挂帅”“赛马”,创新不问出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从基础科学领域、重大前沿科技到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从疫苗研究到农业育种,一系列突破创新正释放出巨大持久的发展动能。2021年,中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上升至世界第十二位,成为世界上进步最快的国家之一。

“大象旅行团”火了。以此为主题的短片《“象”往云南》,10月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开幕式上首映,让全世界看到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这一年,绿色发展更有靓度。《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发布,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谋划顶层设计、擘画行动路线图;《“十四五”全国清洁生产推行方案》印发实施;坚决制止“两高”项目盲目上马,开工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主的大型“风光”项目;正式设立首批5个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碳中和行动推动下,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越来越浓。

历经一个半小时,国家医保局代表奋力谈判,企业代表暂停离席商量8次,最终“天价药”诺西那生钠注射液从69.7万元1针,被“砍”到3.3万元1针,成功纳入医保。消息传来,许多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家属喜极而泣。

这一年,民生保障更有温度。从74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到全国累计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人数超11亿人;从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覆盖全国到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从出台“双减”政策构筑教育新生态到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从西藏首条电气化铁路拉林铁路开通运营到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体育公园……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宣布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中国又交出了一份厚重温暖的民生答卷。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12月3日,中老两国领导人亲自发令,全长1035公里的中老铁路正式通车。“铁路一通,昆明到万象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长。”这是一条“眼中有花、窗外有绿”的希望之路。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12月20日,海南省属最大国企——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发布消息,来自新加坡的林月文被聘任为其下属两家三级公司法定代表人职务。这是外籍人才首次就任海南自贸港国企法人,在海南,高层次人才评定不受国籍、户籍限制。

这一年,改革开放更有高度。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在即,广交会、服贸会、进博会、消博会等盛会成功举办;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落地,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提速,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亮相”,海南自由贸易港对标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加快建设……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的重要节点,改革开放铸就新优势,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磅礴力量。

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如今,中国经济所具备的新优势,源自中国,却造福全世界。”霍尼韦尔中国总裁林世伟说。


厚积成势  笃行致远


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中国共产党人交出了举世瞩目的“百年成绩单”。这份“成绩单”展现出中国独特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发展优势和机遇优势。

“在应对风险挑战的实践中,我们进一步积累了对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其概括为“四个必须”——必须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必须加强统筹协调。

专家认为,这“四个必须”,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中国经济巨轮破浪前行的高超智慧,充分展现了党中央从容应对前进道路上风险挑战的娴熟能力,是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

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经济发展面临三重压力。

化压力为动力,积优势为胜势。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韩文秀说,“既要正视困难,更要增强信心。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态势不会改变,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何立峰指出,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搞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把握好政策的时度效,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稳预期要稳经济、稳产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说,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扎实推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推动工业经济运行振作起来。要用好投资政策和消费政策工具,实施好即将出台的扩大内需战略纲要。

“2022年,中国经济将继续趋于稳固,动能将趋于均衡。”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张宇贤说,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字当头的政策内涵是更高意义的“稳”、更全面的“稳”,即经济大盘要“稳”、宏观政策要“稳”、行业政策要“稳”、社会大局要“稳”。

微观主体是政策效果的“阅卷人”。张宇贤认为,减税政策贵在“持续”,通过拓宽政策空间帮助市场主体顶住困难压力;价格政策贵在“精准”,遏制大宗商品价格不合理上涨;技术政策贵在“聚焦”,重点引导实体经济开展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创新政策贵在“提升”,加快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放管服”政策贵在“深化”,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专家认为,面对许多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初级产品供给保障”“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碳达峰碳中和”,必将进一步凝聚发展共识,汇集奋进力量。

时与势在奋斗的中国,在坚韧的中国,在前进的中国。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中国号”巍巍巨轮一定能劈波斩浪、一往无前,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李韶辉)


▲ 8月22日在新疆伊吾县淖毛湖镇拍摄的哈密5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站(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高晗 摄)


碳达峰碳中和如何更有效地成为

高质量发展引擎

年终岁末,《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21年十大流行语,“碳达峰碳中和”赫然在列。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战略决策,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正如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所说,这不仅是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决策,也是基于科学论证的国家战略,既是从现实出发的行动目标,也是高瞻远瞩的长期发展战略。


站在新起点明所从来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里“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年度热词顺理成章。

不过,这并非“碳”字第一次入选《咬文嚼字》编辑部年度十大流行语。记者发现,早在2009年,“低碳”一词就曾入选《咬文嚼字》公布的当年十大流行语。那一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在世界范围内又一次掀起了“低碳”浪潮。

在查阅有关碳排放的资料时,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1978年,中国的碳排放强度达到了最高点。那一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始之年。时间上的巧合,耐人寻味。

有关数据显示,1978年~2018年,我国的碳排放强度在40年间呈现“断崖式”下降,这无疑与中国的坚持不懈努力密不可分。不过,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国的碳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也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一直到2013年左右,中国的碳排放量快速增长,占世界的比重从15%升至28%。原世界第一排放大国美国,2005年碳排放达到峰值57亿吨。欧洲制造业大国德国的碳排放于1979年达到峰值11亿吨,欧洲的碳排放也于1979年达到峰值34.4亿吨。

如今,早已完成工业化进程的发达国家,大多实现了碳达峰、碳排放均处于下行通道。而正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业发展的新兴经济体,碳排放自然与日俱增。有效控制碳排放增量固然重要,但得益于工业革命的发达国家更应为其两个多世纪以来的历史排放负责。今天发达国家的人口虽然只占世界总人口的10%,但排放量却占了全球的52%,人均排放量远高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因此,发达国家理应为减排担负更多责任。

基于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中“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承担”原则,截至2021年初,已有127个国家承诺在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其中也包括我国对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


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是关键


今年10月中下旬,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四省区集中组织开工了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总规模近3000万千瓦,这拉开了我国第一批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项目开工的序幕。

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是我国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促进能源结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转型的重要举措,向世界展现了我国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雄心与决心。

今年5月28日,在某碳中和论坛上,线上参会的杜祥琬院士直言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面临五大困难和挑战:一是产业偏重,高耗能产业比重太高;二是能源“偏煤”;三是效率偏低;四是发展方式和能源体系惯性大,路径依赖严重;五是我国发展处于历史节点,迫切需要补短板,转型不力将导致落后和低效投资。其中,前3个所指的分别是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节能提效问题。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最重要的就是节能提效。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的能源强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倍,是经合组织(OECD)国家的2.7倍。如果1.3变成1.0,生产同样多的GDP就能少用30%的能源,这意味着每年可以少用十几亿吨标准煤。

对比中美两国的三大产业,2018年,美国第三产业增加值约为GDP总量的80.6%,而我国为52.16%。从产业结构看,多数实现碳达峰的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65%以上,美国更是接近80%,其主导产业大多以高端加工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主,所以碳排放强度相对较低。

产业结构调整,首当其冲的是钢铁、水泥等高耗能产业。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2018年,钢铁和煤炭分别压减淘汰落后产能1.5亿吨和8.1亿吨,煤电淘汰关停落后机组2000万千瓦以上,均提前完成“十三五”的去产能目标。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专项检查,督促各地压减拟上马的“两高”项目350多个,减少新增用能需求2.7亿吨标准煤,取得初步成效。

有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和石油占比约80%,二者是二氧化碳的主要排放源。记者从国家能源局了解到,近年来,能源行业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开发利用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有力支撑。一方面,发电装机实现快速增长,截至2020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规模达到9.3亿千瓦,占总装机的比重达到42.4%,较2012年增长14.6个百分点。水电、风电、光伏发电和生物质发电,分别连续16年、11年、6年和3年稳居全球首位。另一方面,利用水平持续提升,202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2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29.5%,较2012年增长9.5个百分点,有效支撑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9%,如期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5%的庄严承诺。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增速明显放缓。2005年~2010年,二氧化碳排放年均增速约为8%,2011年~2015年下降至3%,2016年~2019年进一步下降至约1.9%。同时,我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也从2005年的2.9吨/万元,逐步下降到2019年的1吨/万元,降幅约60%。这些进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能源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


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今年8月17日,根据上半年各地能源消费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了《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能耗强度降低方面,对9个能耗强度“不降反升”的省份发出一级预警;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方面,对8个省份发出一级预警。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是“十三五”期间在全国推行的绿色发展举措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前不久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在杜祥琬院士看来,碳中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有望开创一条兼具成本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路径。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能够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并及时抑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

今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了《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5年,通过实施节能降碳行动,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炼油、乙烯、合成氨、电石等重点行业和数据中心达到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超过30%,行业整体能效水平明显提升,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制定会拉动绿色金融投资,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就业机会。

今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开市,中国已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截至2021年11月10日,全国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达到2344.04万吨,累计成交额突破10亿元。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科学的转型过程,既要防止“一刀切”简单化,又要防止转型不力带来的落后和无效投资。

今年10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意见》强调,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全国低碳日”设立于2013年,今年“全国低碳日”的主题是“低碳生活,绿建未来”,其所倡导的绿色、环保、低碳生活方式,与我们每一个人都密切相关。“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在碳达峰碳中和这场大考中,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言出必行,正在用行动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中国力量”,庄重书写自己的历史答卷。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王晓涛)



“组团”发展
这些名单中有你的家乡吗

从太空中俯瞰地球,夜幕中的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三大城市群,散发着大片的光芒。

▲ 图为华灯初上时的重庆夜景。
    (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相比这三个城市群,地处西南的成渝城市群,城市之间的灯光较为微弱,资阳、遂宁等在地图上显示度不足。这也反映出成渝地区成都和重庆“双核独大”,其他中小城市发展滞后。

城市与城市之间灯光的形状,是观察城市互动是否频繁、产业是否互相依赖、经济是否活跃的一种重要方法。“十三五”期间,我国提出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成渝地区等19个城市群,打造区域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今年10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公开发布,标志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或将成为继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之后的区域经济第四增长极,同时也将有更多的城市群规划加速落地。

四川省发展改革委社会处的傅珊告诉记者,区域政策框架下他们的工作思路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比如在推动公共服务建设上,更多地从推动成渝地区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上谋划和布局。

比如,促进更多公共服务实现成渝地区跨省通办,细化实施川渝通办事项清单;推动成渝地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产教融合等领域协同发展;在川渝毗邻地区建设一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实训基地和国家级创业孵化基地,联手打造“巴蜀工匠”“智汇巴蜀”“才兴川渝”等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品牌;推动住房保障一体化发展,探索建立公租房和保障性租赁住房共建共享机制,推动住房公积金转移接续和缴存信息共享互认等。




“多点开花”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格局逐步形成


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是贾若祥今年的航行轨迹仍然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他是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因为参与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相关研究,今年曾到上海、济南、济宁、菏泽、泰安、广州、深圳、兰州、长春、吉林、四平等地出差或调研。

“我们研究室今年从事的区域发展研究,主要涵盖我国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东北振兴等重大区域战略。”贾若祥告诉记者,随着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布局正在初步形成,我国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在不断提高,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成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空间载体,成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空间支撑,成为融入服务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空间依托。

▲ 图为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工业机器人生产车间。
    (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在调研中,令贾若祥印象比较深刻的有几个地方。在东北调研时他发现,东北的科技创新资源比较丰富,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上走出了一条新路子,如长春“吉林一号”商业卫星迅猛发展,星座布局已见雏形,商业应用前景广阔。另外,东北的碳纤维产业蓬勃发展,同时带动了后续产业产品的迭代升级,新能源汽车稳中向优,这些产业的发展,有力支撑了东北地区的“五大安全”定位,带动了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和全方位振兴。在济南调研时他发现,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实现了高水平规划、高起点建设,成为山东半岛城市群发挥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中龙头作用的点睛之笔,开创了黄河流域以城镇点上的高质量发展带动流域面上的高水平保护的新典范。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和《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的颁布实施,为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条件下开展合作建设开创了新模式,为促进香港、澳门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提供了新支撑。”贾若祥说。




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


2021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是不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之年。“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支撑体系。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外发布区域协调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人民生活水平地区差距”“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5个维度,包括3个层次共20个指标。

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区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加强,人民生活水平地区差距逐步缩小,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长足进步,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日趋均衡,地区比较优势发挥更加充分,绿色低碳协同发展成效开始显现,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

条分缕析今年发布的区域战略重点,有《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国务院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等相关区域战略。这些政策一方面丰富了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内容,另一方面是对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进一步落实和细化。

比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黄河要作为大江大河治理的重要标杆、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验区、中华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重要承载区等四个战略定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围绕战略定位,明确战略方向。一是将保护生态环境放到压倒性位置,筑牢国家生态安全重要屏障。二是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三是认真落实以水而定、量水而行要求,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四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五是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力量。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围绕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强化重庆和成都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引领带动成渝地区统筹协同发展,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 图为上海浦东新区世博园区的新开发银行总部大楼及周边建筑群。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围绕实现现代化经济体系、现代化城区、现代化治理的主要目标,承担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打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窗口。浦东通过对内形成高质量的供给、对外实现高水平的“走出去”,使浦东成为国内国际要素、产能、市场、规则的双向链接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重要枢纽。

《国务院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围绕创造“城市副中心质量”,坚持创新引领,提高治理水平,推动绿色发展,深化改革开放,提升和谐宜居品质,有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努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和《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的出台,是新发展阶段下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重大创新,是通过推动琴澳、深港经济运行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促进人员、货物等各类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支持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战略举措,是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彰显“两制”优势的区域合作示范,将有利于拓展香港、澳门的发展空间。

《“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的发布,为更好解决特殊类型地区自身困难、发挥特殊支撑功能、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




拓展区域发展空间形成融合发展强大合力


“我国形成了‘3+2+1’的区域重大战略格局和‘4+1’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格局。”贾若祥告诉记者。

“3”即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三大区域是支撑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梯队;“2”即长江经济带发展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1”即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 图为贵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麻窝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4”即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区域板块,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1”即支持特殊类型地区加快发展,包括以脱贫地区为重点的欠发达地区和革命老区、边境地区、生态退化地区、资源型地区、老工业城市等。

2021年12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司组织召开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地区经济工作推进会。会议明确,做好2022年地区经济工作,要进一步支持优势地区加快发展,全面提升引领带动能力;进一步推动区域板块协调发展,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进一步推进流域综合治理,更好统筹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做好“海洋”这篇大文章,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进一步健全区域发展机制平台,形成共同发展融合发展强大合力。

“‘十四五’期间,区域政策要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中促优。”贾若祥表示,要加快形成统筹有力、竞争有序、绿色协调、共享共赢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不断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程晖)




混合所有制改革
如何“混”怎么“改”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面对我国飞速发展的经济和市场,混合所有制改革正是实践者对时代之问的回应。

12月18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介绍,“截至2021年12月,国企改革三年行动70%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中央企业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混合所有制改革加速推进,向改革要动力,以改革激活力,国企改革的政策体系逐步形成。



深耕:步入以“混”促“改”新阶段


混合所有制改革将国企与民企紧密联系在了一起。磨合过程中必然要动真碰硬,这个过程绝非一帆风顺,反而波澜壮阔、道阻且长。正是凭借政策引导的有力护航,混改过浅滩、避暗礁,奋力扬帆前行。

自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牵头开展国企混改试点至今,已先后推出了4批共208家试点。

从第一批的9家混改试点到第四批的160家试点,几年来,混改试点企业由点向面梯次铺开、范围全面扩大,呈现明显加速、向纵深推进的态势。

特别是2020年6月《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发布以来,混改进入新一轮提速升级,从“春播时期”进入到“深耕阶段”。

纵观国企混改历程,“混”是第一步,是一种手段,“改”才是关键,转机制增活力才是最终目的。多数国企在混改阶段性任务完成的基础上,重点转入市场化机制改革。

“2021年,混改进入全面深化阶段,重点以‘改’促‘混’,通过建立和完善更加适应市场发展的机制,优化和调整混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责权利关系,激活企业的运营活力和决策效率,提高企业整体效益。”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副主任李红娟在今年两会期间表示。

实践证明,今年以来,新一轮混改成效显著。

“目前,近100家试点已经完成了引入战略投资者、调整股权结构、优化公司治理、深度转换经营机制等主体任务,共引入外部资本2000多亿元,外部资本平均持股比例达到35.9%。”国家发展改革委体改司司长徐善长在10月21日召开的推广地方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典型做法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船到中流浪更急,深水行舟不松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步入深水区的混改仍需“摸着石头过河”。

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混改的重大意义社会已有普遍共识。今年是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第二年,“深化混改”的深度和广度超越以往。

见一斑以窥全豹,深化混改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从实施效果来看,已完成改革主体任务的企业经营业绩都得到显著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混改只是国企改革的任务之一。此外,国企改革还包括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充分释放和激发基层改革活力等。

作为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实施主体,随着国企改革的持续深化,国有企业将更好发挥“压舱石”作用,为稳定国内经济发展提供最坚实的基础,并在全球科技与产业发展中贡献中国力量。



见效:机制优势彰显混改效能


2021年2月5日,“中国黄金”正式登陆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交易,并迎来连续11天涨停。

这意味着中国黄金集团黄金珠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金珠宝”)正式走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关键一步。成为国家发展改革委混改试点及国资委“双百行动”首单主板上市企业。

记者了解到,通过制定“引资本”“转机制”“IPO上市”混改三部曲,中国黄金引入外部“活水”,实现了股权结构多元化、治理结构制衡化和内部机制市场化。

据中金珠宝有关负责人介绍,中金珠宝混改引入8家外部投资者,其中7家战略投资者,1家产业投资者,加上之前的股东,混改后企业股东有17家,如何在多元股东结构下形成既有影响力又有决策效率的治理机制呢?中金珠宝推出“共同治理人”的模式。

该负责人介绍,在“产业+金融”战略导向下,中金珠宝将投资者中提供战略资源的两个重要股东——中信证券和京东视为共同治理人,参与并实施共治共建。中信证券能够为中金珠宝带来资本助力,京东在新零售、物流、云计算、大数据等方面提供协同帮助。

“截至2021年9月30日,中金珠宝已实现销售收入369.20亿元,净利润5.62亿元,各项指标均稳步增长。”该负责人透露。

“改革是最强大的发展动力。此次上市是中国黄金‘混改’最重要、最有力的果实。‘混改’增强了企业活力、释放了发展潜力,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黄金珠宝企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黄金集团主要负责人表示。

中金珠宝将投资者纳入企业管理的“圆桌”。而中石化集团对直属单位管理层“开考”。

“先改主席台,再改前三排。”据中国石化化工销售华北分公司党委组织部部长韩良介绍,根据今年9月印发的《中国石化直属单位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化销华北积极落实,推进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明确专家聘期考核退出率,并建设公司效益与职工收入同步增长机制,发挥薪酬“杠杆”效应。

“作为一家轻资产公司,人才就是我们最宝贵的资产。”12月9日,化销华北分公司代表、党委书记王强在“朝阳工程培训基地”揭牌仪式上表示要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机制。

“过去我认为销售站在整个产业链的终端,只负责推广产品。但董树明劳模让我认识到,销售可以化被动为主动,站在生产的最前端,根据市场需求倒逼生产。”受培养人告诉记者,“朝阳工程”培养链条从新职员到老员工,实现了全覆盖式培养,有效激励了员工的奋进意识。

从管理层到执行层,混改既由上至下,也由下至上。在能上能下之间,国企活力逐步激发,混改效能日益显现。



双赢:一场国企与民企的双向奔赴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过程中,不仅是国企在爬坡过坎,民营企业也在考虑要不要把鸡蛋放进混改的篮子里。

在混改初期,一位国内知名的农业企业负责人表露顾虑之情,“我们参与混改非常谨慎。不想仅仅成为财务投资者而没有话语权。”

随着混改走深走实,情况已大为不同。目前,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向混合所有制企业派出董事、监事、经理层等高级管理人员,深度参与公司决策、经营管理和内部监督。

今年上半年,有7家参与混改的国有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将通过定增、股权转让等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

数据显示,2018年~2020年,中央企业新增混合所有制企业超过3000户,引入社会资本共计5000多亿元。中央企业所有者权益中,引入社会资本形成的少数股东权益由2012年的3.1万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8.4万亿元,少数股东权益占比提高10多个百分点。

“混改企业引入的战略投资者首先要具备市场化特性,要有战略协同,同时要让参与混改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有话语权。”徐善长日前在受访时说。

据徐善长介绍,208家混改试点企业中,近100家混改企业完成了试点主体任务,其中超过80家企业在优化调整“三会一层”过程中有战略投资者进入董事会。

混改并非国有企业加速发展的单行道,而是一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双向奔赴。民营企业在市场机制、效率效益、科技创新等方面优势与国有企业的资本、资源、技术、管理优势实现有机融合,混改企业迸发出勃勃生机与强劲发展动能。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的优势互补,切实提升了二者在混改中的优势叠加价值。

同时,混改也进一步拓宽了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以往对民营资本开放不足的重要领域,通过混改向民营资本敞开大门。随着市场准入和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优化,良好政策信号加速释放,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迎来更多新机遇。

据徐善长介绍,今年前三季度,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增长28.5%,占我国外贸总值的48.2%,比去年同期提升2.1个百分点,成为我国外贸连续16个月正增长的重要动力源。

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更要坚定信心,正视困难。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12月22日谈及明年经济工作时表示,“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打造大企业与中小微企业共生共荣的发展生态。”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