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浅谈

摘要:随着我国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发展也逐渐进入到了新常态中,随之而来的是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着经营新常态,如经济增速放缓,增长模式转型导致传统行业信贷需求放缓,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使得银行不良贷款增加,信贷风险更多等,由此产生的核销以及拨备需求导致银行利润降低。虽然供给侧改革为商业银行业务结构调整,资产质量的提升指明了道路和方向,然而也从某种程度上使得其所面临的信贷风险更多,因此商业银行应当充分认识到自身所面临的新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对自身的信贷风险进行管理,推动自身实现良好快速发展。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措施;不良贷款

一、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面临着新的常态,其所面临的信贷风险基本上都是来自于经济环境变化方面。从一个层面而言,在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步放缓,以及供给侧改革的基础上,部分企业以及行业实际运行面临着更大的困难,不断进行潜在风险的积累,也使得信用违约有更大的风险,这就会导致商业银行贷款出现欠息或者逾期的现象,从而会形成剪刀差贷款,加剧了商业银行的信贷劣变压力。从另一个层面而言,受到“三期叠加”效应的影响,银行的潜在风险隐患更多,信贷风险暴露事件更多,这也会导致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防控方面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和困难。从实践中而言,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已经不再局限于对信贷风险的博弈对冲以及风险规避,逐渐开始向借助于风险管理实现保值增值的战略手段转变。与发达国家对比可以发现,我国商业银行在管理模式创新以及风险管控深度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首先,信贷投放的领域以及行业往往较为聚集,随着经济下行趋势的发展,一些行业成了风险爆发的重要行业;其次,商业银行没有针对信贷违约风险产生的概率进行科学化、全面化估计,对客户评级的时候所采用的方法较为粗略,缺乏精细性,这就无法及时将客户的违约概率详细化、准确化估算出来,从而会导致资产损失面临着更大的可能性;第三,商业银行内部缺乏健全的风险防控体系。这些问题不仅导致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更高,而且还阻碍银行更好地实现转型。

二、供给侧改革为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

商业银行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客户不断升级的金融以及非金融需求与银行落后的组织能力以及服务能力之间的矛盾。要想对这一矛盾进行有效解决,就应当深化商业银行供给侧改革,推动商业银行不断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并合理进行金融供给、经营水平以及管理效率的提升,真正引领金融新常态。当前,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趋势下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机遇有如下几个:

1.金融服务环境得以全面优化

供给侧改革旨在进行供给效率以及供给质量的提升,对新经济发展动力进行培养,这能够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大环境的全面优化,从而为商业银行的更好发展做好铺垫。

2.为商业银行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效路径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化,商业银行要想更好地转型发展,必须要服务于实体经济。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全面调整的推进,也使得商业银行金融服务以及信贷资源逐渐向代表性的经济结构转型企业、行业流入,这就能够为其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指明道路。

3.能够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进行有效稳定

就当前的情况而言,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基本上是集中于房地产行业以及其他产能过剩的行业,而供给侧改革中去库存以及去产能的目标基本上与商业银行存量信贷资产质量优化需求相符合。所以,供给侧改革能够为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改善提供较好的途径。

三、供给侧改革为商业银行发展带来的挑战

1.导致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增长面临较大的压力

存贷利差是商业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而当前随着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全面推进,各个银行之间存在着更为激烈的竞争。并且,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以及存款理财化趋势的强化,也间接对商业银行低成本资金进行了分流,这就容易导致商业银行净利差不断下降。虽然当前我国很多商业银行都开始进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然而这些业务在当前的占比还比较低,无法与国际大银行相媲美。综合这些因素可知,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增长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2.金融供给问题更为显著

银行资金供给结构不合理一直以来就是银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根据相关的信息可知,我国大中型企业数量所占据的比例仅为1%,其中有65%占有金融资源,对限额或者规模以下贷款的覆盖率还不高于5%,低于发达国家很多,以集中化、大型化为特征的银行资源供给结构与分散化、小型化民营经济之间出现了十分大的不协调状况,这不利于经济效益以及质量的全面发挥。

四、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

1.深入客户内部,全面探索客户的有效需求

当前供给侧改革虽然是重要内容,然而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也不能放松需求侧的管理,尤其是当前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客户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客户对银行的要求也在改变,商业银行只有进行创新升级服务的运用,才能够进行供给关系的有效打造,进而推动自身发展。这就要求商业银行要紧抓产业发展的大趋势,推进服务模式转变,并加强创新,更好地满足新形势下银行客户对资本运作、财富管理等方面的需求。同时从技术改革角度而言,商业银行应当实现自身与互联网的有效结合,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自身服务水平的提升。商业银行还应当对自身的经营理念以及思路进行转变,构建协同发展服务平台,并合理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客户信息、资料等进行分析和归类,探索客户的偏好,需求等,实现精准营销,全面降低信贷风险。

2.做好信贷及服务模式创新

商业银行应当促进自身服务模式的创新,并加快信贷业务经营转型,促进自身盈利来源以及业务的多元化,由传统性融资中介不断向全能型服务中介转变。同时,还要推动资源倾斜力度的提升,对营销机制进行健全和完善,并积极简化信贷流程,对质押以及抵押方式进行创新,推动服务支持空间不断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业务创新的时候不仅要进行实际价值较高的金融服务与产品创新,同时也要对新业务中隐含的风险进行有效防范,还要对创新的度进行把握,避免因为过度创新而导致资金空转。

3.构建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

供给侧改革下为了推动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促进商业银行的更好发展,必须要做好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有效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如此不仅能够促进银行外部适应性的提升,增强内部风险管理的效率与能力,而且还能够积极对银行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同效应进行发挥。商业银行应当对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健全,结合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况,借助于先进的网络技术对各类风险进行划分,并运用高级计量工具,对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之间的风险做出科学化度量,构建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另外,还要提升风险管理的主动性和全面性。当前我国很多商业银行在进行风险管理的时候都是将信用风险管理以及传统贷款审批作为重要内容,主动经营风险的理念较为缺失,这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的全面防范是不利的,所以商业银行领导应当提升风险管理的主动性,并从各个层面出发对风险进行预防。

4.提升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就当前的情况而言,国内外经济走势还不是十分明确,商业银行不仅要对宏观经济发展规律以及金融形势进行判断,而且还要对信贷业务容易发生风险的环节进行有效跟踪和把控。要提升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主动性和前瞻性,准确对信贷投向以及信贷政策进行把握,严格规避过度投放以及盲目投放。同时,商业银行还要提升授信管理的有效性,对信贷资产结构进行科学化调整,针对不同区域以及领域的风险实行差别化管理的策略,合理对风险进行分散。还应当结合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提升经济发展走势以及行业风险分析的力度,提升对石油化工产业、交通运输产业、城市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支柱产业的营销力度。

结束语

商业银行是我国的重要金融机构,在推动金融行业发展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着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信贷风险不断增加,因此为了促进自身更好地发展,商业银行必须要对发展模式进行创新,并做好风险管理,构建科学化的风险管理体系。本文首先对供给侧改革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进行总结,然后分析供给侧改革为商业银行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最终提出一系列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希望能够推动商业银行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冀玥竹.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J].金融市场与资产价格,2017(05)

[2]曹国华,刘睿凡.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控[J].财经科学,2016(04)

[3]王曼怡,赵婕伶.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转型升级的路径[J].国际经济合作,2016(09)180


返回查字典首页 购买相关教材